创新显示点亮未来

 

Innovative
Displays
Light Up
The Future
首页>关于我们>公司动态
2025未来学习生态研讨会成功召开,艺云携手政产学研伙伴共创未来学习新生态
2025-08-09 11:36

8月8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艺云科技协办的2025未来学习生态研讨会,在百年名校潞河中学成功举办。

北京市通州区委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高炳仰,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教育部近视诊疗与防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瞿佳,四川省妇联二级巡视员、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主任钱晓蓉,京东方执行副总裁、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嘉宾致辞多方聚力,共绘教育新图景

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表示,近年来通州区以“技术赋能教育革新”为核心理念,完成全区中小学“智慧教学终端”全覆盖,重构“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研训”六大核心环节,形成具有副中心特色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重塑未来教育生态的核心引擎。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人工智能从资源供给、教学形态、治理能力、教师发展四大维度深刻改变教育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践形态。

京东方执行副总裁、艺云科技董事长姚项军表示,教育将由知识传授型、知识应用型教育走向知识创造型教育。艺云科技将以“健康+AI”为创新焦点,持续打造更健康、更智能的学习终端和解决方案,助力孩子更健康、更快乐、更自主地学习。

主题演讲AI赋能,重构教育新生态

教育范式的变革与融合路径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锋亮从人工智能工具赋能到范式变革角度,分析了跟跑、领跑和无人区三种创新与教育模式,强调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构建者、学习共同体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特聘专家施建国阐述了观念转型、开展通识教育等六条实践路径,期待以智能工具撬动教学变革,实现“技术为教育服务,教育为人的成长赋能”的目标。

智能时代的视觉健康守护

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教育部近视诊疗与防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瞿佳强调,现代社会对视觉要求升级,新视觉健康理念亟待建立。在深入分析光、照明与显示对视觉健康的影响后,对艺云科技通过医工融合创新研发20+护眼技术、打造眼健康科普馆、设立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为护眼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肯定。

学习生态的多元实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素分析了技术革命、未来能力需求迭代、标准化教学困境三大驱动因素,以及 AI 对教育的冲击与核心应用。并指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提出建立未来学习中心作为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唐彦介绍,运用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的AI技术图谱,可以在教学训练中实现个性化运动处方生成、智能计数等创新。同时探讨了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风险与治理问题。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君通过分析不同时代教育的特征与变化,指出 AI 时代教育面临工具选择等困惑,强调AI+时代教育要赋能学习生活,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以场景创新重构教育新生态

艺云科技总裁白峰介绍,艺云科技通过打造艺云小课屏系列学习终端、健康光环境产品、校园学习终端、研学实践等产品与服务,构建 “家校社” 教育生态布局,并通过数据驱动与 AI 赋能致力构建无边界、泛在化的未来学习新生态。

腾讯云行业首席专家邴金友介绍,腾讯教育通过云与智能科技激活教育模式创新,以生态能力连接资源,以专业服务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在青少年和高校AI人才培养、未来学习空间构建等方面推出多项解决方案。

爱学堂创始人、慕华成志教育科技集团总裁汪建宏介绍,爱学堂投入5亿研发动漫课程体系,通过“UGS模式”助力区域教育发展,借助AI技术打破教育“不可能三角”,实现个性化、规模化与公平化。

艺云科技小课屏事业部总经理杨朋针对家长辅导时间不足、能力有限等困境,提出“四轮学习方略”。并通过AI家庭自习室实现家校协同,以艺云书院构建“健康+AI学习”的未来学习中心,解决孩子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心思的“四小问题”。

研讨会上,艺云科技分别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学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幼教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未来学习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AI智能体迎宾、致辞,艺云小课屏第四代AI护眼学习机、数字人签到、未来职业等多个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

100多家教育相关大学、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创新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